新梯头中华公学-学校简介

校名/校址/电话/校徽 简史 事迹
历史照片 校景 05毕业典礼

 

中文校名 新梯头中华公学
国文校名 SRB CHUNG HUA PANGKALAN BARU
   JALAN DATUK AMAR STEPHEN YONG, 93250 KUCHING.
电    话 082-683630
校    徽

 

简史

石角区第一所依法开办的华文小学

  石角区方圆万亩之内,散落着十所华文小学。那一所最早创办呢?若依办私塾论,应是甲港的崇文学堂最早。若以向政府正式申办华校论,则是新梯头的崇德学校排第一。

  公元一九○九年之前,新梯头区华族子女需要越过砂劳越河到甲港崇文学堂上课。天气晴朗,当然安心,若有山洪,不免担忧。因此,新梯头乡贤钟命先生,即在园边筹建一所私塾,称为崇德学堂,供新梯头区子女就地学习,免去越河之忧,其年代是在一九一○年。

  在一九一○年至一九一七年间,乡民还有谁家办学堂的争执。钟命先生于是慷慨宣布报效一亩半地段供公家使用,同时联合乡民向白色拉者王朝华民政务司正式申办华校。华民政务司,即刻予以批准。于是新梯头崇德学堂,改称新梯头崇德学校。其年代是在一九一八年。

  根据调查,新梯头崇德学校,即今日之新梯头中华公学是石角区第一所依法立案开办之华文小学。

  1941至1945年日军南侵统治其间,学校因局势混乱而停办。1946年砂州光复不久,学校也跟着复办,并改名为新梯头中华公学,而沿用至今。

  开始阶段,学校课室都是用木板及亚答叶搭成,相当简陋。1959至1960年间,校方便策划及进行重建工程。1961年5月28日,3间使用盐材木及铺上洋灰地板的课室宣告落成,并邀请当时的教育厅厅长主持开幕。在七十年代后期及八十年代中期,分别增建一间课室。1986年,在已故拿督张君光的支持下,建造篮球场,供学生运动及体育之用。1989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校方寻求拿督阿玛杨国斯的协助,并获得政府拨款兴建一间课室、一间办公室。1989至1990年,学校进行重修及粉刷工作。1996年,在叶金来律师的协助下,校方获得拨款,供建造一间小型图书馆兼资料室之用。

  至此,学校已是拥有6间课室,一间办公室,一座篮球场及一间小型图书馆的华文小学。

  学校目前已拥有154名学生,11位教师及一位书记,土著学生占16%,达25名之多。这从最初的20至30名学生到今日的历来最高的学生人数,不啻是经过一段悠长时间努力的成果。


现将调查列表如下:

 

排列 开办年代 原校名 现校名 学校前身
1.
1918
崇德学校
新梯头中华公学 由1910年始办私塾转型申办
2.
1926
启华字校
葫芦顶中华公学 由1923年始办私塾转型申办
3.
1930
华侨学校
石角中华公学 由1920年始办私塾转型申办
4.
1931
久思学校
甲港中华公学 由1902年始办私塾转型申办
5.
1932
中华学校
上湾头中华学校 直接申办
6.
1937
竞新学校
新山肚中华公学 由1920年始办私塾转型申办
7.
1939
振东学校
金珠盛中华公学 由私塾转型申办
8.
1939
培元学校
味源港中华公学 直接申办
9.
1940
光华学校 
西里益中华公学 直接申办
10.
1946
尖山中华公学
尖山中华公学 尖山中华公学 直接申办

事迹

新梯头与杨国斯路

(甲)新梯头
  战前的新梯头主要的通讯与交通是靠水路。

  有一艘载货兼载人的小摩多船穿航古晋、石角、上湾头、新梯头、甲港、新尧湾、慕西以及短郎之间。一条通往市区的弯曲,凹凸不平的羊肠小道,穿过一座又一座的橡胶园才能到达市区,而它只能供脚踏车及行人通行。

  当年,许多橡胶园的大园主,如仁坤园,华丰园,茂发园,广仁隆等在这里栽种了许多的橡胶树,大的园丘有50多亩而小的最少也有卅多亩。因此也吸引了许多年青人来这儿干活,当起割胶工人来。在这大大小小的园丘里打工的人大约有一百几十人,他们早上割胶,下午就有许多空闲的时间。有一个庄主就在园里的宿舍里开起赌场来。他们当时也组织了一支篮球队叫做新青队。那时的学子都乘船到对面河的甲港读书,至到1918年才在这儿开办崇德学堂。

  一九四六年,山洪爆发把原有的码头冲毁,居民们便发起筹款运动并兴建一座新的码头,把它叫做新梯头。从那时开始这个乡村才叫做新梯头。

(乙)杨国斯路
一、原名新梯头路:

  石角杨国斯路原为一条羊肠小径只能供人行或脚车通行,全长只四哩馀,由石角路通往新梯头,因此也叫石角新梯头。

二、改为拿督黄佛德路:

  一九六七年时,该区热心园主刘文锦,彭文茂等先生,因鉴于该路之交通日形重要遂倡议将该路扩大,方便车辆之通行,以运载农产品,如胡椒,树胶等到市场销售并运回日常必需品应用。此项倡议,立即获得当地各园主附和,便组织一建路委员会,以策划该项工程之进行。

  建路委员会组成后,其主席彭文茂,秘书刘文锦,财政彭永安等,分别拜见了州议员张君光先生,国州议员杨国斯律师,县议员何益周先生,县议会主席及其工程师等,陈述该区人民之愿望与要求。彼等均表同情与支持,无奈议会欠缺经费,心有馀而力不足。

  建路委员会获悉后,即向各园主劝捐,拟自力更生,并获得热烈反应,且获得各园主之书面

准许,让该路在其园中通过,当时共筹得捐款万馀元,但该路全长四哩馀,工程浩大,区区万馀元无济于事。建路委员会不得不再向县议会提出要求,以互助方式协助,经过多次恳求,始获批准。

  县议会收到捐款及各园主之书面准许书后便於六八年四月间展开工作,经过数月不停之努力,终于同年杪宣告顺利完成。

  因该路之路面纯为泥质,加上雨季时潮湿来往车辆多,不久即出现不少窟窿,造成不便,建路委员会有鉴于此,又通过国州议员杨国斯律师及州议员张君光先生安排,拜见拿督黄佛德并请求其协助。拿督黄一向热心公益,获悉时,便慨然答应,捐献三万元,以购买碎石铺路面。同时建路委员会即将该路命名为拿督黄佛德路,以资纪念。不料,该区动乱加剧,该项铺碎石之计划,只完成三分之一便告停工。

三、定名为杨国斯路:
  七○年当人联党秘书长杨国斯律师出任副首席部长,而受到要求协助时,答应向联邦政府建议,将该路之路权交给砂劳越公共工程部管理。因当时军事上极为需要,政府便於七三年时,使用土地法令第四十七条条例,征用该路所通过沿途百英尺以内之土地,作为正式公路,并将原有路线稍为改直,且改名为杨国斯路。

(丙)现今的杨国斯路
  由于地方的发展,现今的新梯头村与杨国斯路已从一个小乡村发展成为住宅林立的地区,现有的住宅花园有光同花园,好境花园与好唛花园与许多土著甘榜。

杨国斯路及其路旁的设施
  ㈠一九八五年整条路铺上沥青

  ㈡一九八二年开始全面备有电流供应

  ㈢一九九一年开始全面备有电话供应

  ㈣一九九七年开始全面备有自来水供应

  为了改善三哩繁忙的交通,政府已在一年前开始兴建一条衔接杨国斯路与朋尼逊路的大道,这条四条路线的大道将从杨国斯路的好境花园附近直通朋尼逊路靠近四哩半中华公学处。有关当局也将加宽现有的杨国斯路与石角路之间的路面。

资料来源:尖山中公特刊(1988年)
提供资料:刘文锦,张仁礼
  整理:黄承茂(1988年)
     邓景文(1999年)

华族开发石角区已两世纪   已故拿督张君光对华族先贤能在开发石角区时,先后创办了十所华文小学表示崇敬。他说;石角区非省、非县,只是一个方圆万亩之华族聚居地,却在百年之间先后开办了十所华文小学。同时还创办一所华文独中,这在本州以至全国是罕有的,也可说别处没有的。他说:许多人认为,石角区建了太多华小,以至不能提高华小的水平。但拿督张认为,一旦跨越砂劳越之大桥建成后,石角区必成为理想的建屋地带,这十所华文小学就促成石角区成为更理想的居住环境。

  笔者同意已故拿督张之见解。今日大桥通车之后,石角区各港门都吸引发展商的建屋兴趣。
笔者曾询问已故拿督张,华族开发石角区的年代有多久呢?拿督答称不知道,虽然博物院可能存有资,但查资料不是简单之事。

  一九九二年,笔者突然想起一个老乡,当时已八十五岁的张源添老先生。

  张老先生说,他祖父于一八五七年石隆门华工攻打古晋白色拉者时已在石角区内一个名做甲港的港门居住了十年。在定居甲港之前,曾与一位大埔人,张耀馨在尖山地区,一同耕种,生活了五年。
根据张源添老先生回忆,祖父与张耀馨从西加里曼丹之邦戈到石隆门矿场,而后沿砂劳越河到尖山,今义文宫三宝庙一带,就决定在那里垦荒,种蕃薯、芋与各种蔬菜,并以之与马来族及毕打友族换取其他的物质。据说,除了祖父与张耀馨两人,当时石角区尚无华人居住。

  查:张源添祖父张福禄,原籍中国陆丰罗新田人,来石角之前居住于西加里曼丹邦戈。葬于石角中华墓山。

  查:张耀馨,原籍中国大埔,来石角前,亦居住西加邦戈。葬于尖山墓。

  查:张福禄在一八五七年之前在甲港住十年,尖山住五年。即于一八四二年就与拿督张君光祖父张耀馨一同到石角区。

  一八四二年距今年一九九八年已一百五十六年。华族开发石角区已经两个世纪了。

注:张福禄留下一个石印“张禄记合”。张耀馨墓在其裔孙张君光墓后座。

石角区早期学堂初考

  早在白色拉者统治砂劳越时期,华族就到石角区垦荒了。垦荒之初是设庙,及后是办私塾,将文化传承给子女。

  石角各港门称私塾为学堂。学堂的开办年代标志着垦区发展。现将各港门私塾名称依开办年序述说於下:

  ㈠1902年至1930年崇文学堂:地点在今甲港永兴宫前面,由先贤钟辛佑倡办。以客语教学。课文有上大人、王子去求仙、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先生有郑瑞庭、郑义、郑顺等人。

  ㈡1910年至1917年崇德学堂:地点在今新梯头中华公学附近,由先贤钟命倡办。以客语教学,课文与崇文学堂同,先生姓李。

  ㈢1920年至1927年石角书报社:地点在今石角中华大会堂与石角中华公学之间,最初之先生是杨宝山,课文除与上列学堂同外,还教四书、五经。

  ㈣1920年至1930年黄华学堂:地点在今黄永章园,由先贤黄华倡办。课文与崇文学堂同。

  ㈤1922年至1930年久思学堂:地点在今甲港张茂利园内。由张祥先贤倡办,课文与崇文学堂同。

  ㈥1923年至1925年启华学堂:今葫芦顶中华公学校址,由先贤张重竞等倡办。课文与崇文学堂同。

  ㈦1923年至1936年新山肚学堂:地点在今新山肚施孤屋(盂兰胜会场),由先贤赖埕、官南等倡办。课文与石角书报社同。

  ㈧1928年至1929年罗知港书报社:今罗知港显应宫之会议厅。先生为温壁真。课文与石角书报社同。

  还有三所学堂尚不知其名及开办年代。第一所是在金珠盛永文宫,先生有陈生、古云。另两所在尖山,地点在今庆活家私厂址及已故郑源保园内。

资料整理:黄炽统 8-8-1998年撰写

历史照片


公元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当时的联邦工艺环境部长拿督阿玛杨国斯为本校新教室主持启用礼。

开幕礼。

贵宾董教生合影。

州助理部长拿督张君光植树留念。

迎接拿督阿玛杨国斯莅临。

奏国歌。

州助理部长拿督张君光致词。


  公元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州助理文青与体育部长叶金来律师为本校图书与资料室主持动土礼。

助理部长致词。

助理部长移交款项予本校。

动土礼。

开幕礼。

新图书室与资料中心外观。

助理部长致词。

校景

校门一景。

从新梯头路遥望新梯头中华公学一景。

图书室与资料中心。

厨房一隅。

篮球场。

办公厅及校长室。

教室。

教室。